在台灣,每5個至6個成人中就有1位是B肝患者,他們之中有B肝的大都由上一代垂直感染而來,母親有B肝,生產時B肝病毒經由產道傳給小孩,小孩變成帶原者,一旦成為帶原者就要終生要與B肝病毒一起奮戰一輩子。


一位因母嬰垂直傳染而得到B型肝炎感染的慢性B肝帶原者來信提問:「大舅及小阿姨在去年被發現有肝癌,經過電燒處理,目前狀況穩定。媽媽說家族中很多人都在60歲左右因肝癌過世。請問肝癌的好發年齡都是60歲上下嗎?我已經52歲了,很擔心跟他們一樣。」


對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護理師於好心肝雜誌肝爹信箱答覆指出,在抗B肝病毒藥物出現之前,往往只能放任病情的發展,看病人慢慢走向慢性肝病三部曲(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),所以常看到中壯年(約50-60歲)B肝病友因肝硬化或肝癌而死亡。

▲B肝口服抗病毒藥物抗B型肝炎病毒藥物問市之後,可有效抑制B肝病毒之活性,進而減少慢性肝炎演變成肝硬化及肝癌之機率。因此,妳只要定期找專門醫師追蹤,評估病情,必要時積極接受抗人工植牙病毒藥物治療,大概不會步長輩之後塵。


另外,肝基會董事長、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許金川也指出,台灣在民國73年時,是全球第一個對台北植牙於B肝帶原媽媽所產下的新生兒注射B型肝炎疫苗的國家,在民國75年則是新生兒全面注射疫苗,這也讓民國75年以後出生的人,B型肝炎帶原率降到百分之一點多。

全口重建的好處是可以整體性考量,解決複雜的咬合問題,重建上、下顎穩定且堅固的齒列,使其有適當的咬合力量分配,達到理想的"自淨作用",進而維持最佳功能與易清潔的狀態。 當患者咬合問題干擾嚴重時,如果不幫患者做全口植牙考量、整體設計,不僅對患者的口腔問題沒有幫助,甚至可能會增加將來修復的困難程度。局部修復不考慮全口咬合及咬力平衡,雖然做了牙齒可能有形却無功能,也解決不了患者的問題。 因此跨科整合、整體考量在我們牙科修復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。


不過在民國75年以前出生、所謂的「舊台灣人」,B肝帶原率仍有15%左右植牙過程。許金川教授表示,這些「舊台灣人」有時候健康檢查時會發現有B肝抗體,因而疏忽定期檢查肝臟健康。許金川教授透露,這些抗體只要不是打疫苗產生的,通常這些人以前都曾是B肝帶原者。


這些人只微創植牙是因為身體抵抗力把B肝病毒消滅產生抗體,不過雖然血液中沒有病毒,但肝臟卻已經遭受B肝病毒摧殘、變質,罹患肝癌的機率雖然比仍是B肝帶原的人低,卻還是比打疫苗產生抗體的人高。


所以,50歲、60歲以上的人只要健檢發現有B肝抗體,「不要高興的太早」,因為罹患肝癌的風險還是有的。許金川教授建議,40歲以上的台灣人,不管有沒有B、C肝帶原,至少每年都要做一次完整的肝臟檢查;肝炎帶原者則要每半年做一次;肝硬化患者則要4-6個月做一次,如果是肝癌手術後的病人,由於肝癌容易復發的特性,更要每3-6個月就追蹤一次,才能確保肝臟健康無虞。

植牙前醫師會依據口腔檢查、X光檢查、骨頭條件以及手術方式來擬定完整植牙治療計劃。等待人工牙根與牙床顎骨緊密結合的時間,需視個人骨質狀況而定。正常情況下需3∼6個月(上顎4∼6個月,下顎3∼5個月),才能做第二階段的工作,並裝上固定假牙。若有做補骨(Bone Grafting)治療,則進入第二階段前的時間會延長。若需配戴臨時活動假牙,為避免與植入人工牙根發生碰撞摩擦,需在兩星期後才適合開始製作臨時活動假牙。人工植牙一般僅需局部麻醉,與一般拔牙之麻醉方式相同,不需全身麻醉。術後感覺腫脹是正常反應,只需按時回診與服藥,恢復情況會相當良好。所有醫療皆無法百分之百保證沒有風險及失敗,不過人工植牙使用於人體已超過四十年歷史,已是成熟之生化科技新寵。由專業醫師於無菌手術區進行手術,對手術環境及過程的嚴謹要求,就是手術成功的必要條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haylayshlflcx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